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於“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深遠考慮,將青年工作放在黨和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視作民族復興中不可或缺的先鋒力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激勵廣大青年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
踏上青春旅程
為紀念“五四”運動104周年,重溫光榮歲月🪄,頌揚民族精神🦹🏻♂️,激發青年學生愛國愛團的熱情✂️,以及青年學生們銘記歷史🤷🏼♀️,不忘五四“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沿著先輩的光榮路程,為完成自己的青春使命不斷努力。
值此五四青年節前夕👨👨👦,意昂4代理黨總支副書記顧春雨⚅、部分學生黨員💂🏼♂️、各團支部書記🍸、學生會成員一同前往北京大學紅樓開展主題教育參觀活動,在樹立奮發學習✣、成才報國的遠大誌向的同時豐富學生們的課余文化生活📴,加強黨性實踐鍛煉。
一幢紅樓,百年滄桑🩷。北大紅樓興建於1916年👩🏼🏭,既是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也是五四愛國運動的策源地🧛🏻♀️💪🏽,更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祥地,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留下了一批探尋救國救民真理先驅者的足跡♍️🪧。
砥礪奮進
邁入紅樓,我院師生立刻被其歷史的厚重感和滄桑感所震撼🦘。近代以後,無數仁人誌士進行了不屈的探索和鬥爭👨🦼➡️,但種種方案相繼失敗👩🏽🦱,中國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領導責任最終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上。
一幅幅高度還原的場景😥、一件件頗具年代感的實物,仿佛帶領著他們回到了那個熱血燃燒的歲月🧍🏻♀️。
在活動中🧘🏻♀️,我院師生跟隨工作人員的指引,逐一參觀了毛澤東曾工作過的閱覽室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陳列館、蔡元培專題陳列室、陳獨秀專題陳列室、李大釗圖書館主任室等🤷🏿♀️。
面對珍貴的歷史遺跡和展品,同學們時而駐足凝視🤶🏿,時而低聲交流👨👩👦,仿佛又看到了在國家和民族危亡之際,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苦苦思索救國救民之路,奮不顧身呼喊奔走的場景,深刻感受到了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參與本次活動的同學表示🚴🏽,通過參觀更加深刻理解到了革命先驅們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他們定將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記載青春語錄
從踏入紅樓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靜謐💧。在這座歷經百年的建築中,蘊含著許多生動的時代影像和深厚的歷史記憶🚷。在紅樓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紅樓舊址的全貌🚶➡️,參觀過後感慨萬千➖,北大紅樓是紅色中國的起點,中國先進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無數革命先輩當年在這裏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歷經百年滄桑🏢,北大紅樓如今風貌依然🪛,行走在樓中,猶如置身於百年前的北大💇🏻,置身於五四運動先驅們學習🍟👩🏽🦰、生活和求索的環境中,不由回想起百年前的崢嶸歲月🧒。
——李世煜
作為一名大學生👨🏿🦰,有幸參觀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文化魅力和歷史價值。北大紅樓的內部裝飾也非常精美,墻上的壁畫、屏風✣、雕刻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紅樓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傳承讓我更加熱愛和珍視中國的文化和精神。新時代的青年要敢於肩負起傳承革命和歷史文化的使命👭🏼,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
——曹怡欣
走進北大紅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獨特的建築風格,紅墻綠瓦,金色的樓梯扶手和紅色的門廊構成了濃郁的中國傳統建築特色⛲️。在這個建築群裏💹,還有許多名人的書畫作品,以及散落在各個房間裏的歷史遺物🪆,這些都讓我感受到了北大紅樓的文化氛圍。在參觀完北大紅樓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建築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這裏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瑰寶💫,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承載了多年的歷史與文化沉澱,無論是從建築風格,還是從文化積澱來看🧞,都讓人不禁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朱佳勁
在邁入北大紅樓時心中便種下了一顆紅色的種子💆🏿♂️,隨著展館參觀的深入,種子逐漸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仿佛他們也經歷了那一段崢嶸歲月,參與了五四運動,更加迫不及待地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誌願加入這偉大的組織。
共產黨人在北大紅樓種下的紅色基因🪰,要一代代傳承下去,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無窮的力量。